«

我的小传之二 书间梦事

Created 170110 By 游遍星辰

书间梦事

直至今天,我依然不时有种错觉,自己依旧是那个七岁小女孩。那一年,光着脚丫在田里疯跑的丫头被带到城市。陌生的人群,完全听不懂的普通话。

故乡远去,童年也换了一个色彩。身体原因,一年级念了一个学期就休学在家。怕黑,不敢呆在房间,窗户透入的微光只能照亮那一小块,暗影里似乎隐藏着某种危险。 “咣”的一声,大人上班去了,赶紧拖一张大凳子到阳台上,能望见楼下来往人群,听见车流喧嚣,仿佛就安全许多。地上小蚂蚁在爬,摘下一片叶子,把它轻轻铲起,放到花苞里,想知道它怎么爬下来,转眼消失不见。越过护栏,看到大一点的孩子结伴上学,叽叽喳喳地说话。又望着他们放学回家。这中间陪伴我的是一部小小的收音机,里面有我能听懂的广东话。

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当植物移居到新的土地,日照的时间不同,土壤中有陌生的气味,水分,这些都需要适应。人如草木,只是小孩词汇有限,无从表达,也不知该如何表达内心的微妙情绪,家人也难以觉察。好奇之后,是羞怯和惶惑,不知如何进入这个新世界。直到某天,我从爸爸的书柜里抱出一摞书。

初见

那时认得一些简单的字。《八十年寻路记:**马克思 **》,封面有个大胡子老头。哇,八十年,一定是个神奇的故事——翻了几页,看不懂。西游记,应该是我看的最早一部小说,囫囵吞枣竟然也看了个大概。就这样渐渐地认识了许多字。

记忆最深的是一本旧得发黄,封面已经残破的革命故事集,其中一个片段:战士们冒险完成任务,趁着魆魆夜色返回。途中经过一片树林,众人坐在树桩上小憩。你一言我一语,说起家乡的芭蕉树,说起母亲做的美味,说等革命胜利了,回到家中如何如何。月光洒下来,照在他们身上,也照在我心里。怔怔地坐在地上,心里酸酸的有点想哭,又似乎留恋这种感觉。书中其他故事,英勇杀敌,视死如归,都已经模糊,惟有这个平淡平静的画面一直留在心中。 不久,这本书就被夹在报纸杂志中当废品卖掉。我翻呀翻,确定找不到了才放弃。在一个不知名作者写的不知名故事里,我第一次体会到文字的忧伤。那时的我不知道,这种情绪称为“感动”,打动我的是在残酷现实中寻找美好,是“身在深渊,面向光明”。

中断的校园生活重又开始,父亲的书架也不再是一堆纸,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。纸上的方块字,它们描述的场景、情节,化作照进我封闭世界的一缕天光,照见树影婆娑,流水潺潺。只要独自在家,就一头扎在里面,恍恍然不知晨昏朝暮。 西游之后,是明清白话小说,《今古奇观》、《 初刻拍案惊奇》、《二刻拍案惊奇》、《狄公案》、《施公案》、《七侠五义》 。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,转运汉巧遇洞庭红。多情小姐少年郎,世事纷纭落纸章。不少书是繁体版,所以许多字我是先识繁体,再识简体,且一直以为繁体字人人都懂。父亲从事法律工作,好读侦探小说。柯南道尔,阿加莎克里斯蒂,仁木悦子,还有许多记不起名字的作者,甚至《现代刑事案件选》之类也看得津津有味。

漫游

三四年级,开始和同学交流课外书,更多。除了小学生中流行的《童话大王》、《故事会》等期刊,金庸、梁羽生、凡尔纳。看完《窗外》就放弃了琼瑶阿姨,卿卿我我愁肠百结不是我的菜。三毛的率真洒脱更吸引我,从《万水千山走遍》开始,直到初中陆续读完她的作品。初中学校难得地有个小图书馆,藏书大约上千本。博尔赫斯说, 如果有天堂,应该是图书馆的样子。那儿就是我的小小天堂。唐诗宋词,国内现代小说,知青文学,日本推理小说,国外名著如《巴黎圣母院》、《红与黑》。记得巴黎圣母院里有整整一章是关于建筑和历史的论述,硬是一个个字把它啃完了。

大概是初二的时候,在书摊上买了本《沈从文中短篇小说选》。读了一遍又一遍,至今仍清楚记得部分小说的标题,《龙朱》、《媚金》、《岚生先生和岚生太太》,他笔下的乡土有我熟悉的风物,爱恨是我未曾体会的,遣词造句的方式更是我所未见的。在认知写作课中,阳老师提到三个世界:我们希望看到的世界;不希望看到的世界;真实生活的世界。沈从文笔下的应是他所理想的世界,现实中的湘西,民风要彪悍许多。或许,他是把自己所感受到的美好集中、放大到某个角色身上,再注入到文字,令它得以长存。无法从文学评论的角度去剖析作品的意义,但我能够感受到纯净的美感,如同翠翠在梦里,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。还有平静不动声色的叙述中,蕴藏的悲悯。他的世界里鲜少大奸大恶之徒,多是平凡的小人物。小媳妇,水手,老农,土匪,风尘女子,在各自的身份标签背后,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人,有愚昧,有可爱,有可怜。他们生老病死在这片翠绿山野,淙淙流水间,承受着无法选择的命运带来的快乐和痛苦。

休眠

进入高中,读书渐渐少了。升学压力是一个因素,更因为自己做了一个决定:现实生活已经乱如麻,不愿再为虚构世界中的人物消耗情感。在那之后的许多年,除了偶尔看看推理小说,阅读范围仅限于实用类工具书和散文、诗词。

回望

读过一本又一本的书,遇见一个又一个的人生。对我来说,书究竟意味着什么?良师益友,精神食粮?似乎都不完整。 如今看来,我的阅读历程偏食严重,毫无规划和主题,完全凭兴趣、心情。追逐情节,感受意境氛围,词句、修辞、结构、知识通通忽略。作起文来下笔生涩,言辞苍白,全因积累太少。读过的那些书,不可避免地浸润其中,大脑细胞和神经通路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。如果说今天的我,至少是一个努力独立思考、愿意关心他人的人,至少没有走上歧路,这其中有它们的一份力量。

照我思索,能理解我;照我思索,可认识人。 ——沈从文

如果说网络是今天的虚拟世界,书则是人类最早的虚拟世界。 和孩子一起读绘本《兔子先生有个大工程》,看到海狸嘲笑欺负瘸了腿的兔子先生,三岁的他用力拍打书页中的坏蛋,大声说:“我要打他们!”生动的描述让他不由自主的代入其中,跟随情节发展体验喜怒哀乐。故事让人学会共情, 正如你我无需亲历战争,也能体会硝烟滚滚给个体带来的伤痛、恐惧。

古人感受四时变化,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,试图记录其中的规律, 才会有“三月昏,参星夕。杏花盛,桑叶白 ”这样优美的农谚;看到夜空中闪耀的群星,才会想要探索浩瀚太空。许多的美好,只有当我们知道它的存在,方有可能去追寻。文字就是我的星空。 它满足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。对于一个身居小城,每日仅在家和学校的数百米间来回的孩子,文字是现实之外的又一重世界。目光跳出生活, 看见他人,原来有这样一些人,他们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。像面镜子照见自我,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. 或许正是因此,我一直怀着某种强烈的愿望——去远方,本科选的北京,读研选了成都,都是与原有生活环境迥异的地方。

以上,便是我二十多年的读书历程。直到偶遇认知写作学,误入一重新天地,对写作,对五大元学科产生极大兴趣,才开始按主题、脉络读书。 明白好文字好在哪里,为什么会击中人的心灵。成为文字的俘虏,且甘之如饴。 如北岛所说:“读书来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,与现实利益无关。而阅读经验如一路灯光,照亮人生黑暗,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,即读书的起点 ”。 无论何时,都可以重新出发。阅读如同进食,过去我、偏好清欢之味,如今却是酸甜苦辣都想尝尝,未来路上,愿仍有好书相伴。